從去年下半年起,“夜校”這個遙遠的詞重回大眾視野,并以各種“物美價廉”的興趣課程,迅速在年輕人中走紅。
一次,舍友張琳瀏覽網頁時看到了大學城里一家舞蹈工作室開設夜校課程的宣傳。正趕上優惠活動,早就打算在大學培養一項興趣愛好的她立刻報了名,選擇學一支入門級別的韓國舞蹈。開始上課后,環顧四周,參加夜校的大多是零基礎的大學生,沒有來自專業學員對比的壓力,她稍稍松了口氣。抱著“學一學、試試看”的心態,她學會了3支舞蹈,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現如今,張琳每周最期待的就是上舞蹈課。短暫的兩個小時,她可以拋開壓力和煩惱,專注享受跳舞本身帶來的愉悅。
和張琳一樣,朋友王文奧也自己的夜間放松活動。
去年大學畢業后,王文奧進入了一家快消品公司工作。剛離開象牙塔的她一時難以適應,加上高強度的工作打破了原本的生活規律,不到一年的時間,她體重飆升。不僅如此,隨之而來的還有身體免疫系統報警,稍不留神就被感冒、咳嗽侵襲。
面對間歇性亮起紅燈的身體,王文奧開始了“見縫插針”的健身生活。對她而言,健身讓她找回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釋放壓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身體素質。現在,已經堅持晚上健身半年的她,驚喜地發現了自己的變化:心態更加積極,身體更加靈活,不僅生病的次數少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或許是受到了身邊朋友的影響,我也開始嘗試豐富自己的夜間生活。趁著大三下學期課程安排少,我和舍友參加了學校旁公園里的創意集市。這是一片屬于年輕人的自由領地,不同領域的年輕人相聚于此消磨夜間時光。一塊野餐墊,一塊充當招牌的黑板,纏繞幾根串聯小燈泡,手工店就開張了。我們的攤鋪售賣自己手工制作的小擺件、涂鴉雕塑、創意手鏈等小物件。從傍晚開始擺攤,在宿舍關門前趕回去。
幾天的擺攤,我和舍友感慨:體驗了一次全新的生活。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不同的顧客溝通,折中一個雙方滿意的價格;通過自己勞動掙到了第一筆錢,更能體會勞動帶來的獲得感;在合作與交流中加固了彼此間的友誼……不管在經驗上還是心理上,我們都收獲頗豐。
相比收益,我們更享受這個過程。或許在多年后的某天,不經意間想起擺攤的某個夜晚,我們會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快樂與自由。
對比有些人感嘆長夜漫漫,我們倒是感到晚上的時間很緊張很不夠用。短暫的夜晚里,容納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我們,也一直在尋找向上探索的方程式。在身邊同齡人對夜晚的熱情里,我可以感知到他們自我提升的脈搏,感受到他們的文化需求和生活期待。
晝夜交替,生生不息,我們懷著對生活的怦然心動,正期待著下一個夜晚的到來。
(中青校媒征集)
李佳可(福建師范大學)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