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4S店多次“爆雷” 汽車銷售模式是否該動大手術
近兩年來,隨著永奧集團、中通集團和龐大集團的崩盤爆雷,傳統經銷商生存危機被赤裸裸地擺上了臺面,也給汽車從業者敲響一記又一記警鐘。視覺中國供圖
小米集團在北京總部與首批14家銷售服務合作商正式簽訂合作意向書,并發布了“開放城市招募計劃”。招募類型為小米汽車銷售服務一體店(2S),其職能包含新車代理銷售和授權售后服務,但不包括整車轉售和整車交付職能。王志遠/攝
盡管南國已是草長鶯飛的春天,但對于廣東永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奧集團”)來說,賬面上一組組數據和市場現實,卻如同寒冬般嚴酷。日前,永奧集團對外發布通知稱,“因公司經營不善、負債嚴重,公司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鑒于目前實際情況,公司決定從3月1日起正式結業。”
據了解,此次事件涉及的汽車品牌眾多,包括問界、奧迪、大眾、奔馳、寶馬、路虎、捷豹、沃爾沃等,同時涉及多方欠款超過5億元,拖欠員工工資約4000萬元。
永奧集團“爆雷”事件發生后,東莞市相關部門曾回應稱,已組成調查組介入調查,將摸清企業情況,協助企業制定合理解決方案,盡最大努力保障各方合法權益。有關欠薪和車輛交付問題,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事實上,永奧集團的經營危機并非個案。2023年年初,浙江臺州最大的汽車經銷集團浙江中通控股集團(以下簡稱“中通集團”)突然停業,旗下19家4S店全部關閉。同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有著“4S店之王”稱號的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大集團”)予以摘牌退市。
有人說,傳統4S店模式已是明日黃花,將被棄如敝屣;也有人說,經過多年發展,體系相對成熟的4S店并不會消失。近兩年來,隨著永奧集團、中通集團和龐大集團的崩盤爆雷,傳統經銷商生存危機被赤裸裸地擺上了臺面,也給汽車從業者敲響一記又一記警鐘。如今,在新能源轉型的時代大考面前,汽車銷售模式是否需要改變?傳統4S店到底會走向何方?
超過三分之一4S店面臨虧損
近年來,隨著直營銷售模式和品牌維修店的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品牌摒棄了傳統的4S店,選擇直營或代理模式銷售汽車。此外,與燃油車主要對發動機、變速器、底盤三大部件進行定期維修保養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部件是電池、電機、電控等,這也意味著汽車后市場的服務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談及這一話題時,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一方面,傳統燃油車終端價格并不透明,用戶觀望情緒嚴重,“直營店+官網”的銷售模式,給4S店帶來了根本性的沖擊。
另一方面,汽車產業在向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同時,還正向“服務精細化”方向轉型,產業價值鏈正在由前端向后端轉移,途虎養車、京東養車等深耕汽車后市場的公司分流了不少原本屬于4S店的利潤份額。
《2023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經銷商的虧損比例為43.5%,虧損面收窄,盈利比例37.6%,較2022年有所好轉;豪華/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約三分之一的經銷商虧損,超過50%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盈利經銷商占比分別為29.9%、32.0%。
此外,調查報告還顯示,在經銷商利潤結構中,新車銷售虧損嚴重,新車毛利貢獻為負數。另外,廠家考核內容較多、價格混亂、新車銷售無利可圖、產品競爭力不足等方面,也讓經銷商對廠家的總體滿意度明顯下降。
近期,海南省海口市中升雷克薩斯4S店加價事件,讓消費者對4S店長期積壓的怨氣也在這時集中爆發。北京市民邢聰表示,除了部分門店存在加價可以早提車的情況外,一些店面還存在服務態度惡劣、亂收上牌服務費、售后推諉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購車的時候我會優先考慮直營門店,這樣不僅能省去多跑幾家4S店討價還價的時間,還能得到更好的服務。”邢聰對記者說。
張翔告訴記者,在過去,4S店與汽車廠家共同組成汽車品牌聯盟,不僅代表了汽車品牌的形象和文化,更是消費者與汽車主機廠、經銷商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4S店販賣的車輛有品牌授權,質量有保障,手續齊全,并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提供質保和原廠零配件維修服務,曾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
“但新銷售模式的誕生,尤其是數字化、互聯化讓品牌與用戶的直連,讓現階段的4S店模式變得‘水土不服’,甚至在很多運營理念和運營模式上落伍了。因此,許多新勢力都會選擇直營來建立自己的銷售服務體系,打開自己的知名度。”張翔說。
比如,理想汽車CEO李想曾在微博發文表示:“不會授權任何代理商和經銷商,會一直堅持直營的銷售模式,在數字時代這個模式經營得非常健康。”
張翔指出,李想堅持的“直營路線”是理想汽車在2023年成為銷量黑馬的關鍵。這一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快地拿到消費者對產品的反饋意見,從而改進和更新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控價格和利潤。
但也有人認為,相比直營模式,傳統4S店經銷模式帶來的業務多元化,盈利多元化,對降低廠商成本、提升抗風險能力,實現整體經銷體系穩定有巨大意義。
因此,在新品牌、新產品不斷推出,以及經銷渠道放開后,不少車企進行了“直營+經銷”模式的探索。
此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明確表示,要在銷售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優勝劣汰,并用更快的速度引進優秀的經銷商伙伴,加快在二線和低線城市的市場份額擴張。這就表示,小鵬汽車將關閉一些經營不善的直營門店,并逐步提高授權比例。
此外,小鵬汽車還開始對庫存數量提出了明確要求,經銷商不得不根據自己的月度目標,向小鵬提前支付資金,批發車輛,做好50%的庫存準備。在何小鵬看來,這樣做能在資金回籠、風險抵抗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銷售模式的改變,不僅大幅提升了經銷商的積極性,也大幅降低了我們回款的風險”。
傳統4S店模式能不能被“一刀切”
在資深汽車媒體人楊小林看來,“直營+經銷”的這種雙模式互相兼容的新概念,會讓4S店減輕一定的壓力和負擔。
“舉個例子來說,一些4S店可能把品牌展示的功能放到城市中心的商場或者是核心地段,做一個品牌展廳,配件更換和維修的功能還是會放回4S店。如此一來,4S店中4個‘S’被一分為二,兩個‘S’在市中心,兩個‘S’在郊區。”楊小林解釋說。
記者了解到,廣汽埃安就是按照這一思路,布局“線上+線下”“車城+商超”“經銷+直營”的營銷服務生態體系,希望構筑“輕資產、小體量、多觸點”的城市網絡體系。
在北京,廣汽埃安的一些經銷商會建設體驗中心和展示中心。其中,體驗中心具有銷售和售后功能,而展示中心則主要進行品牌展示和產品銷售,多位于人流量較大的商圈。同時廣汽埃安還有專屬的直營門店,不過與特斯拉等車企不同的是,廣汽埃安的直營門店不承擔銷售功能,而是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展示和科技體驗。
另外,為了降低投入成本,小米汽車也踐行著“渠道先行”策略。記者了解到,小米集團在北京總部與首批14家銷售服務合作商正式簽訂合作意向書,并發布了“開放城市招募計劃”,首批開放包括蘇州、重慶、寧波、南京等17個城市。招募類型為小米汽車銷售服務一體店(2S),其職能包含新車代理銷售和授權售后服務,但不包括整車轉售和整車交付職能。
小米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小米汽車銷售模式充分融合小米集團新零售體系經驗,以“1+N”模式優先覆蓋頭部市場,分批次布局全國。其中,“1”代表小米汽車自建自營的交付中心,功能以交付為主,覆蓋“銷售、售后服務”業務。“N”代表代理銷售、用戶服務觸點。
“‘經銷+直營’兩條腿跑,確實會比單一渠道效率更高。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新勢力車企如何掌握好兩者節奏,更為關鍵。”楊小林說。而對于傳統汽車品牌,楊小林認為,如果要轉型的話,其面臨的壓力非常大。一方面,以前高利潤的賺錢模式難以為繼,需要從“賺快錢”變成“賺慢錢”。另一方面,4S店需要依托廠家打通線上線下的數字化網點,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店。
因此,雖然直營和代理模式優點突出,但并不是所有市場和所有品牌都適合拋棄4S店,轉型直營或代理模式。“各大汽車品牌當然知道4S店銷售模式現如今存在諸多問題,但是‘船大難掉頭’,汽車銷售牽扯的利益太多,改革難以深入。”楊小林說。
盡管如此,在全國乘用車信息市場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雖然傳統經銷模式面臨一定沖擊,但汽車經銷商渠道不會消亡。“汽車消費中,咨詢服務的體驗感很重要,門店在場景體驗方面的優勢難以替代。”
“傳統4S店經銷模式是適應中國的各類區域市場的良好模式,直營模式只有在大中城市才能得到一定發展,所以目前來看,傳統經銷模式仍然具有頑強生命力。”崔東樹說。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不管是主機廠商還是經銷商爆雷,其實都是個別事件,有一些概率的因素,不能因永奧集團等幾家經銷商爆雷就否定所有的授權模式。“事實上,目前全國3萬多家經銷商中的絕大多數,還在穩定經營。”郎學紅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永奧集團在積極應對危機,表示要盡可能把已經實現銷售的車正常交付。一些動作比較快的廠家,已經開始接管,以保證品牌店的正常運營。郎學紅建議,廠家應該給經銷商一定的時間進行調整,不要一味地加劇它們經營的壓力和風險。
“另外,金融機構也不要在這個時候對4S店采取比較極端的做法,要盡可能給企業一個緩沖期,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郎學紅補充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遠 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