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強產業 “鏈”動發展
山東9部門聯合行動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
本報訊 (記者朱文達)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深入開展“質量強鏈”行動,聚焦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建立鏈長組織、鏈主引領、鏈員協同、基礎支撐、技術賦能的質量工作模式,助力改造升級六大傳統產業、鞏固提升九大優勢產業、培育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七大未來產業,助力質量強鏈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山東省基本實現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質量聯動發展,全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90,累計創建10個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50個國家質檢中心,建設各類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130個以上,打造省級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試點項目10個,完成省級以上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項目20個以上的工作目標。
《實施意見》明確3個方面10項重點任務。
在全面提升企業質量競爭力方面,聚焦“質量強企”,明確推動企業質量創新、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品牌建設、加強質量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從創新引領、品牌賦能、人才支撐等方面,系統性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方面,聚焦“質量強鏈”,明確繪制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圖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創新能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數智化升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的具體措施,“一鏈一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水平。
在提高產業集群質量發展水平方面,聚焦“質量強縣”,通過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水平建設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基礎設施,增強先進制造業集群質量優勢,積極開展技術、專利、標準、質量、品牌聯動創新,推動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升級。
據悉,山東省將通過強化組織領導,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一鏈一策”制定質量強鏈方案,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地見效;加強政策扶持,對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效果明顯的地方、企業、機構或個人,在各級、各類高能級技術平臺項目建設中給予適當傾斜和支持;做好宣傳引導,確保思想認識到位、責任落實到位,推動典型經驗“一地創新、多地復制”,在更大程度、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實現質量基礎設施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
《中國質量報》【質量強企強鏈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