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部地區有效發明專利達61.8萬件 同比增長19.0%
發稿時間:2024-08-22 06:30:00 作者:賈驥業 朱彩云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驥業 記者 朱彩云)8月2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河南鄭州舉行“知識產權助力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新聞發布會。據悉,2023年,我國中部地區地理標志直接年產值達2395.2億元,約占全國的1/4,有效激發了區域經濟發展潛力。
截至今年6月,我國中部地區有效發明專利量已達61.8萬件,同比增長19.0%;有效注冊商標量達704.4萬件,同比增長11.0%;累計認定地理標志產品543個,批準以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1397件,地理標志總量約占全國的1/5。“中部地區連接東西、貫通南北,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市場潛力。”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支持中部地區31個城市、64個縣(區)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強縣建設,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2119家,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4個、試點園區13個,有效助力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郭雯提到,我國已經在中部地區建設了13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5家快速維權中心。今年上半年,上述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共受理知識產權維權案件3136件,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截至目前,中部地區已基本完成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點工作,約9.4萬件發明專利進入可轉化專利資源庫并面向中小企業匹配推送。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438.4億元,同比增長60.4%,其中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3394家,同比增長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