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燃燒后像瀝青,網傳竟是摻了化工油?!
時間:2024-12-14 10:27 來源:食品有意思
今天,歡迎大家來到食品謠言“考古”挖掘現場。起因是近日在短視頻平臺流傳著一條消息,有人在做飯時食用油下鍋后去接了個電話,回來發現放在鍋里的油高溫燃燒后,剩下了一坨黑色粘稠狀類似瀝青的物質,懷疑油中混入了化工油。


不少網友紛紛拿自己家的食用油做起了實驗,很多人都燒出了這種“黑色瀝青”,還有少數人燒出了“黑色粉末”。所以就有人得出結論,燒出“黑色粉末”的油是好油。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最早一條類似的消息竟然可以追溯到12年前。12年,什么概念?12年前出生的孩子,現在都要上初中了,而我們竟然還困在12年前的一條謠言里。
說回正題,食用油燃燒后,究竟形成“黑色瀝青”還是“黑色粉末”,其實與燃燒是否充分有關。食用油放得少,來回晃動,氧氣充足,燃燒徹底,食用油就會像白糖等其它有機物充分燃燒后一樣,剩下一堆灰燼。
烈火烹油的原理
如果放的油比較多,鑄鐵鍋熔點在1000℃以上,燃氣灶火焰溫度在800-1000℃,遠遠高于食用油不到300℃的燃點。這意味著當燒得通紅的鍋把食用油引燃后,只有食用油表面能接觸到氧氣進而燃燒,火焰之下的食用油會在高溫下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
食用油中的脂肪分子鏈條會不斷地斷裂、重組、氧化、縮合……最終變成一坨黑色粘稠狀類似瀝青的東西。這是很常見的現象,不信你看看廚房油煙機接油槽里那些變質的油,看起來不也非常粘稠且不容易清洗嗎?本質上都是食用油的變質,只不過經過燃燒的食用油,反應更猛烈迅速而已。
什么是瀝青?
并且食用油和瀝青并非一點關系沒有。瀝青的來源有三種: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煤焦瀝青是煉煤焦油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天然瀝青形成于礦層或堆積在地殼表面。
本質上瀝瀝青就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混合物,是一種高黏度有機液體。食用油本質上也是碳氫化合物,和瀝青本就有高度相溶性。事實上,科學界早就開展過將廢棄食用油用于老化瀝青改良的探索。隨便一搜,很多相關文獻資料。
所以,食用油不充分燃燒后,生成類似瀝青狀液體并不是什么異常狀況,也不代表食用油本身有問題。相反,這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現象,只不過比較少見罷了。畢竟誰會無緣無故地糟踐食用油呢?
盡量保持理性吧
但是,這種現象值得我們警惕。許多食品相關輿情,如果沒有水落石出,埋在人們心底的恐慌與疑惑的種子并不會消失,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發芽,很容易傷及無辜。還是希望大家抱著一顆平常心,理性看待類似事件,不要被帶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