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統安裝在警車上,主要由車頂帶有7個攝像頭的警燈和車內的筆記本電腦組成。7個攝像頭有3個在前方,2個在后方,兩側各有1個,開始工作后會往車內的筆記本電腦上實時回傳畫面。筆記本電腦安裝在副駕駛位置上,民警通過它可以完成全方位圖像采集、車輛檢測、車輛特征識別、違章抓拍、錄像和GPS定位等操作。 記者黃冠林 攝
1月22日,濟南禁停道路增加至50條。目前,在這50條禁停路段,濟南啟用了移動“電子眼”。6日上午,濟南交警正式啟用了2套警用車輛綜合巡邏執法系統。該系統裝在警用巡邏車上,只要2分鐘時間,就能行駛500米路段,抓拍所有違停車輛。
到底咋工作?
2分鐘能抓拍500米路段
能實時給車主短信提醒
6日上午,記者在市交警支隊看到,經過一段時間測試的警用車輛綜合巡邏執法系統已經正式配備。市交警支隊科研所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魏景伙介紹,配備新系統的警車專門在市區50條禁停路段巡邏,時間為早7點至晚7點,將配合固定點位的抓拍設備,共同治理違章停車。目前,2套新系統已經在歷下區和天橋區投入使用,另有6套正在采購當中,完畢后會配備到各區大隊。
“人工抓拍一輛違停車輛時,民警要貼罰單,用相機從車前、車尾不同方向拍3張照片,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到5分鐘。新系統2分鐘就能完成500米路段的抓拍任務。”魏景伙說,民警駕車以20公里左右的時速前行,只要旁邊有違停車輛,系統就會自動抓拍取證,不但保留不同角度的4張高清照片,還會保留10秒的違法錄像。所有的抓拍記錄都能通過4G網卡即時傳輸,還會第一時間給車主發短信提醒。
多功能: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也難逃“電子眼”
“新系統能自動識別車輛信息,抓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違規占用公交專用道等動態違法行為。”魏景伙介紹,警用車輛綜合巡邏執法系統還有流動卡口稽查、動態違法抓拍等功能。執法車輛進行巡邏時,能自動識別道路上正向行駛、路側停放的車輛特征信息。“7個攝像頭全部工作,拍到的所有車牌號都能進行‘黑名單’識別,并實時報警。”
當發現有車輛出現違規占用公交專用道、壓實線等違法行為時,民警無需進行切換,僅需點擊抓拍按鈕,系統就會自動抓拍并保存車輛動態違法過程中的3張照片及違法過程中的10秒錄像,將原來的需要人工復雜操作才能取得的證據,簡單化、智能化處理,實現“一鍵取證”。執法過程中,民警也能手動打開各攝像頭的錄像保存功能,固定事故現場證據及其他重要場景的取證。
●數說治堵
禁停措施一個月看看效果如何
交通警情數量
▶擁堵報警數
禁停后 881起
禁停前 1533起
環比下降42.5%
▶事故報警數
禁停后 5870起
禁停前 7416起
環比下降20.8%
通行速度
▶主城區路網全天平均車速
禁停后 25.88公里/小時
禁停前 21.22公里/小時
▶早高峰平均車速
禁停后 22.17公里/小時
禁停前 18.37公里/小時
▶晚高峰平均車速
禁停后 20.86公里/小時
禁停前 17.62公里/小時
擁堵延時指數
▶全天擁堵延時指數
禁停后 1.77
禁停前 1.87
環比下降5.0%
▶高峰擁堵延時指數
禁停后 2.11
禁停前 2.30
環比下降8.5%
●相關新聞
50條禁停路段新增156套違停抓拍設備
禁停路段能停車?看好這些標志
6日上午,記者從濟南市交警支隊了解到,全市50條禁停道路新建了156套機動車違停自動抓拍設備,對禁停道路的違停整治更為嚴格。記者梳理發現,156個抓拍點位都位于歷下區和市中區。歷下區主要分布在泉城路、榜棚街、黑虎泉西路、趵突泉北路、明湖路、山大路、化纖廠路、花園路、二環東路、濼文路、青年東路、文化東路、千佛山西路、旅游路、歷山路、經十路、趵北路等;市中區主要分布在玉函路、舜耕路、六里山路、英雄山路、建設路、經十一路、緯一路、青年西路、經一路、經二路、經四路、經五路、經六路、順河西街、民生大街、二七新村中路、劉長山路、建新路等。
在這些路段車輛絕對禁停嗎?一些“特殊”車位均有明確的標志、標線和停車區域,符合規定的停車并不受罰。“有停車需求的單位和社區可以提出申請,交警部門審批施劃后,由申請主體自管自治。”市交警支隊交通處處長趙慶彬透露,禁停路段上的“特殊”車位主要包括在老舊社區周邊施劃了僅限夜間停車的限時停車泊位,在學校、醫院、公廁等門前施劃即停即走臨時停車泊位,以及救護車、警車等特種車輛的專用停車泊位等。目前,已施劃即停即走泊位5處、夜間限時停車泊位4處、特種車輛停車泊位2處。
記者看到,每一處“特殊”車位都有明確的標志、標線和停車區域,有的車位旁立有指示牌,提醒夜間(19:00-7:00)可以停車;有的指示牌上寫著“接送病人專用”、“接送學生專用”、、“限停3分鐘自動抓拍”等字樣,下方的車位上也寫著“3分鐘即停即走”;還有專門的出租車停車位,用于上下客。同時,這些車位旁邊道路邊緣的黃線,也由禁停區域的黃實線改為了黃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