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80歲的王二長,有一群最讓他心疼、放心不下的“兒子”——那些33年間,他在1060畝河道灘地上,種下的一棵棵曾經的小樹苗,如今的參天大樹。
“我把樹當成俺兒了,我就是他們的爹。”33年前,退休后的王二長開始在河灘上種樹,原本只是想給荒廢的河道進行一下“裝飾”,沒承想,如今,自己親手種下的樹,已長成一條長達3公里的綠色長廊。
【收獲】
一番努力荒灘變綠蔭
3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了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的滕店村,在山間小路上一番顛簸后,見到了這位嗜“樹”如命的老人——王二長。
王二長穿上了自己最隆重的服裝:黑色長款呢子大衣,被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還戴著頂黑色禮帽。“走,去看看我的‘兒子’們。”王二長笑著向燕子河走去。燕子河位于滕店村外,由于后來雨水量減少,河道便荒廢了。
“看,這些都是我兒子。”順著王二長指的方向,一排排成群結隊,有如盆口般粗的大樹映入眼簾。見河南商報記者有些吃驚,王二長笑了,“1060畝河灘地,種的全是樹。”
1997年,從汝州市煤炭供應公司退休后,王二長從“業余植樹人”變成“職業植樹人”。在他的帶領下,周邊不少村民也都種上了樹,每到夏秋季節,杏、柿子等水果都會掛滿枝頭。“增加了不少收入,荒地也被利用了。”村民老李笑著說。
【艱難】
一份33年的咬牙堅持
在單位工作時,王二長每每看到老家門前荒蕪的河道,就感到很可惜。想來想去,他決定種樹,“當時國家缺木材,我種點樹,一舉多得。”
1984年1月份,王二長找到村干部商量,最終村里將河灘地租給王二長,租期為50年,而王二長要賣樹必須經過村里同意,且要給村里上交5%的賣樹款。
這些條款,王二長根本沒放在心上,因為他將全部心思用在了如何買樹苗以及種樹上。河道石頭多,王二長就一點點將石頭清除;河道缺土,王二長就推著架子車,一車一車從其他地方將土推過來……為了照顧樹木,王二長和老伴兒在河道內搭了個簡易棚,一次下大雨,房子損毀,老伴兒也差點受傷。
對王二長來說,身體的辛勞不算什么,最難的是合伙人突然退出。當時與王二長一起干的,還有五戶人,但沒干多久,他們就嫌累不想干了,這讓貸款種樹的王二長雪上加霜,“我沒法退,也不會退,只能咬牙堅持。”就這樣,一堅持,就是33年。
【愿望】
只想多看看種下的樹
1999年12月的一天,王二長突然暈倒了,那幾天,他開始出現便血的情況。可他擔心一旦去看病,家中樹木沒人照料,所以刻意隱瞞了下來,直到2000年春季,他第二次暈倒在地。王二長被孩子送到醫院后,一檢查竟患上了食道癌。躺在病床上的他沒多問病情,反倒一個勁兒叮囑兒子,啥時候種樹、咋澆水、咋挖坑……
手術很順利,但術后還不到一周,王二長就出院了。“只有讓我到林場我的病才好得快。”王二長說,那天他從醫院到林場后,風吹著樹葉發出“嘩嘩嘩”的聲響,令他無比難忘:“他們見到我高興,歡迎我呢。”
從那時起,每天王二長都會到自己的林場轉轉,抱抱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的“兒子”們,只有這樣,他才覺得過得充實。
“現在就是多鍛煉,想多活幾年,就能多看他們幾眼。”王二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