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去年,整個券商行業業績低迷,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看,截止2019年2月份,整個市場約有9成保薦代表人IPO“沒開張”。在這樣的低迷市場氛圍下,尋求新的增長方式已是大勢所趨,對于承壓更嚴重的中小券商來說更是如此。國海證券副總裁燕文波表示:中小投行趕超仍有空間,走出困境有兩條路可選。
燕文波認為,在未來的3~5年,中小投行趕超,可走內部調整和差異化競爭兩條道路。
對于中小投行來說,找準優勢區域,以此作為突破,形成差異化競爭可以獲得更有利的格局地位。而進行內部調整,向綜合券商看齊,也能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去力爭趕超頭部券商。國海證券也早已開展大刀闊斧的內部調整。
據燕文波介紹,在激勵結構上,國海證券進行了充分優化。以加強業務集中統一管理和更好為客戶提供服務為出發點,將原來的小團隊業務模式調整為集約化集中統籌管理。同時,也將原先的員工績效薪資從按收入考核轉變為按利潤計算,既保持住了員工的粘性也為整體內部改革做出了正確的方向引導。
此外,國海證券也加強對員工執業行為的管理。據了解,國海證券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對員工執業行為進行合規監測,并嚴格根據制度要求加強跨墻管理及保密管理、對辦公空間進行物理隔離、對信息系統進行隔離。
同時還設有各業務線的合理管理人員,對通過執業行為監測、客戶回訪等手段,監督員工執業行為的規范性,督導員工合規執業
除了對激勵結構優化以及執業行為管理,在中后臺上,國海證券也著力加強集中管理,加大了對業務的管控力度。建立起了歸為盡責、全流程質量控制、以及加強合規、風控、內核、稽核這三道內控防線。
國海證券通過內部改革,加大對傳統業務的力度,通過債券業務做大做強,來帶動其他業務的協同發展。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對業界的深刻洞察,燕文波相信,做出改變,中小投行仍有趕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