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發布的抽檢信息顯示,共抽檢2421批次食品,其中不合格27批次。蔬菜制品7批次,該批次基本都為腌制蔬菜制品,且全部來源于網絡渠道。記者搜索發現,天貓、京東、1號店等電商平臺在售的各類醬腌菜產品非常多,其中湖南、四川、廣東、東北都是“產銷兩旺”地區。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腌制蔬菜制品容易添加劑及鈉鹽“超標”,且是“三無產品”重災區,建議多吃新鮮蔬菜,不要長期大量食用腌制蔬菜。
防腐劑、甜味劑超標是主要不合格原因
抽檢信息顯示,蔬菜制品中防腐劑、甜味劑超標是主要不合格原因。且均為網上銷售,其中1號店4批次上榜,京東2批次,天貓1批次。
此外,被曝光的不合格產品還包括飲料2批次,餅干1批次,肉制品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水產制品4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1批次,酒類3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1批次。
據信息披露,蔬菜制品不合格批次產品包括:
長沙向東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在1號店(網站)銷售的麻辣蘿卜脆和山椒蘿卜脆,苯甲酸及其鈉鹽、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標;標稱瀘州劉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在京東(網站)銷售的泡椒藠頭(醬腌菜),乙酰磺胺酸鉀超標;標稱湖南洞庭明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在天貓(網站)銷售的香辣蘿卜,甜蜜素、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標;標稱昆明權德商貿有限公司委托云南開耀商貿有限公司生產、在京東(網站)銷售的泡椒腌茉莉,苯甲酸及鈉鹽、二氧化硫超標等。
業內人士提醒:買腌制菜認準品牌產品
記者搜索發現,天貓、京東、1號店等電商平臺在售的各類醬腌菜產品非常多,其中湖南、四川、東北、廣東等地都是“產銷兩旺”地區,而除了廠家出品之外,還有不少所謂“農家秘方自制腌菜”在售,并未標注廠家、生產許可證等,屬于“三無產品”,但不妨礙其銷售火爆。
“實際上,在食品抽檢過程中可以發現,腌制菜的不合格率通常偏高。”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首先,其特性較為“嬌弱”,在運輸、售賣過程中易受周遭環境影響,如微生物、溫濕度等;腌制蔬菜制品往往所含水分較高,為延長保質期,同時增加口感豐富程度,部分生產企業或家庭作坊,可能鋌而走險違規超量使用防腐劑、甜味劑、辣味劑等,導致抽檢不合格。
這是否意味此類產品不要購買?對此,該人士表示,不合格率偏高不表示產品品類不安全不健康。“現在檢查趨嚴,一般來說,市面正規渠道流通的品牌產品都沒問題。即使偶有指數超標,其對人體危害性也在可控范圍內,但建議消費者多吃新鮮蔬菜,不要長期大量吃腌制蔬菜。”該人士提醒,消費者應盡量選擇知名品牌產品并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避免購買“自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