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仁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通便良藥,早在漢代它就出現在《傷寒論》,方中藥物包括火麻仁、大黃、枳實(炒)、白芍(炒)各200克(現代劑量),杏仁、厚樸(姜制)各100克。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麻仁丸已有多種劑型,常見的有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和軟膠囊等。
麻仁丸以火麻仁為主藥,余為輔藥,合而為丸,共同發揮潤腸、通便、緩下之功效。本方是治療便秘的常用藥,對于實熱型便秘(表現為大便干硬,可出現口臭、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腹脹、腹痛、舌苔黃等)或腸燥型便秘(表現為大便燥結難下,時常覺得頭暈、心悸,面唇色淡)有確切療效,但并不適合所有便秘,治療上要因人而異,也不可長期用同一種成藥。
麻仁丸的功效
一般來講,如果患者出現便秘為時尚短,表現為大便干結、排便次數少,伴腹中滿、身熱面赤、口干口臭、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小便黃赤等癥狀,并且舌質紅、舌苔黃干、脈滑數,這時通常可以選用麻仁丸。
此外,麻仁丸也可用于其他病證合并便秘患者,如痔、肛裂以及肛腸手術后等,因為這些疾病可以引起便秘,而便秘反過來又會引起或加重這些疾病。麻仁丸既有通便作用,又有清熱瀉火功效,故能夠用于治療和預防這類疾病,不過同樣不能長期運用。
麻仁丸的副作用
一般來說,麻仁丸只適用于實證便秘(表現為大便秘結、噯氣頻作、腹中脹痛、食欲下降等),虛證便秘不宜使用。且本藥含有大黃,長期使用可引起結腸黑變病,甚至損傷腸神經系統,加重便秘或形成瀉藥依賴性便秘,使用時要特別留意。同時還要注意,用此藥時不要進食辛辣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