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國多地對于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進行了密集調整,包括取消嚴格的核酸碼檢驗,減少核酸頻次,縮小高風險劃定范圍,符合條件的密接和特殊情況的確診病例居家等措施。自2020年初開始實施的嚴格的傳染病甲類防控措施,正在松綁。對照傳染病防治的要求,當前的防控措施,也正體現出乙類管理的特征。
那么,當前新冠病毒所呈現的流行病特征是否符合脫離甲類管理的條件?是否適合回歸乙類傳染病管理?
乙類甲管已近3年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稱,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于當時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征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準同意,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各級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其他政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傳播。
“傳染病管理模式的主要依據來自于傳染病的傳染性和致病力。”一位傳染病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對于致病力強、病死率高且傳染性強的傳染病,一般歸為甲類或者乙類甲級管理,管控措施一般是采取強制性隔離、疫區封鎖等;對于發病率較高,引起高病死率,但傳播能力有限,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會歸為乙類;對于傳染強、致病力弱、病死率低的傳染病,一般歸為丙類。
但隨著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當前在全球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其臨床特點也逐步被認知,眾多科學研究以及真實世界的數據顯示,其傳染性逐步增強,但其致病力及病死率降低。也因此,其管理級別又必須要重新考量。
從目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特征來看,上述傳染病專家表示,很多地方顯示超95%以上的感染者為無癥狀和輕癥,病死率很低,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按照甲類管理顯然不符合科學,所以,新冠回歸乙類管理甚至降級為丙類,都將成為可能。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曾在3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輪疫情主要流行株是奧密克戎變異株,截至3月18日24時,全國在院治療的感染者總數29127例,從病情來看,以輕型和無癥狀為主,占比95%以上。重癥,包括重型和危重型的占比不到0.1%。
而在當前一輪的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比例依然保持高位。12月2日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本輪疫情廣州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16.27萬例,無癥狀感染者占感染者總數約9成,重癥、危重癥僅4例,無死亡病例。
在1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表示,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組體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 國外研究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癥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于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也可能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時干預治療等因素有關,我國新冠重癥及其關聯死亡處于較低水平,這與我們積極的預防策略和統籌優質救治力量有關。” 常昭瑞表示。
“很顯然,當前流行毒株的致病力比較弱,在全國已經完成基礎免疫的條件下,按乙類管理已經不成為問題。回歸乙類管理,也可以為未來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據,做到有法可依。”上述傳染病專家表示。
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
在過去的三年中,中國的防控措施一直處于優化狀態,如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米鋒在11月29日的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布會所述,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根據病毒變異的特點和臨床治療的實踐認識,邊防控、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癥率、死亡率等情況,包括密切關注國際上一些疫情形勢的變化,對于防控的措施,我們一直在研究,不斷在調整,最大程度保護人民利益,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聽取防控工作一線代表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她指出,堅持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經過近三年的抗疫,我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擁有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特別是中藥,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0%,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升,加上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為進一步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創造了條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難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彭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0年將新冠列為甲級管理,是考慮當時對疾病本身及病毒的認識尚不夠,而且當時該病的病死率很高。如今的奧密克戎變異株,雖然傳染性變強,但毒力變弱,病死率已大大降低,98%以上的感染者屬于無癥狀及輕癥患者。從病毒及疾病特點看,當下再延續甲級管理的模式并不適宜。
近期以來,全國多地已取消拉網式核酸,部分地區取消陽性集中隔離或者允許密接居家隔離等方式,是按照傳染病乙級管理的思路來進行的,但在新冠甲級管理規定下產生了很多沖突,比如,在治療重癥患者中,到底是先查新冠,還是先搶救疾病,目前產生了很大沖突。根據現有病毒特點,回歸到乙級管理的話,可以讓陽性居家隔離的話,將大量的醫療資源從方艙醫院中釋放出來,回歸到正常的診療中。另外,在搶救新冠患者中,也可以將精力重點放在脆弱人群上。
接下來,新冠病毒的防控管理方式是否從甲類管理回歸乙類管理,將直接影響未來防控措施的優化方向。轉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