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陜西渭南市林業局發布在全市自發狩獵野豬,獵獲每頭野豬獎勵團隊2500元的通告引發關注。
渭南市林業局回應稱本地野豬種群龐大,對農作物和人身安全構成威脅,林業局才采取懸賞的方式鼓勵合法捕獲,獎勵標準是每頭野豬獎勵獵獲團隊2500元,資金是通過林業局申請而來,且只有渭南市的狩獵隊才允許捕獵野豬。捕獵野豬團隊需辦理捕獵證,要繳納意外保險,必須采取獵犬捕獵的方式,不允許荼毒下餌,不能用槍打。
陜西省林業局回應稱,渭南野豬泛濫,他們下達過狩獵計劃任務,懸賞資金數額是渭南林業局自己定的。網友:這錢不好賺
不能用毒不能用槍的要求,“難倒”了網友,很多人表示,用捕獸夾又怕傷到人,肉搏自己受傷不劃算,這2500元不好賺。
還有網友調侃,根本用不著懸賞,可以和旅行社合作組個狩獵團。
多地“野豬獵人”都賠本
數據顯示,陜西全境的野豬數量至少在20萬只左右,幾乎每一年,陜西都會發生野豬傷人的事件;每年農作物收獲季節,農民都因野豬嚴重毀壞莊稼遭受損失而苦惱不已,當地人與野豬的矛盾問題,變得愈發嚴重。
其實不止陜西,野豬在我國多地泛濫以來,各地都采取了鼓勵獵殺野豬的措施。比如安徽金寨縣以10元/斤的價格回購野豬,四川通江則每捕殺一頭野豬家獎勵2000元。
那野豬禁捕效果如何呢?整體而言“不盡人意”。以通江縣為例,2021年該縣野豬捕殺額度為750頭,當地請來四川唯一擁有合法持槍證的狩獵隊伍,4名獵人在7條獵犬、4支獵槍的配合下2天時間才捕殺了8頭野豬,還犧牲了2條獵犬,一條是普通獵犬,一條是從國外引入的知名獵犬,市場價約6萬元/只,按照通江縣的獎勵政策,狩獵隊賠了個底掉!
(綜合百姓關注、陜西警方、華商報、新浪微博)
(來源:新黃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