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慶在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方面有哪些舉措和亮點?市財政局解讀表示,2022年,重慶重點通過增值稅大規模留抵退稅、積極出臺地方減稅政策、切實強化宣傳調研,精準把握政策“時度效”,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抓好落實留抵退稅之“時”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去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
市財政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市財政、稅務、人民銀行等部門上下聯動,通力協作,確保留抵退稅破題早、落地穩。市財政重點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強化制度保障。提早摸清分政策、分行業、分區縣留抵退稅底數,迅速推動建立市區兩級落實留抵退稅政策會商機制,制定出臺全市留抵退稅工作方案、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保障基層財力工作方案,在資金調配、退稅服務、庫款撥付等方面細化明確分工,對標對表推進,搶快抓早確保政策落實落地。
另一方面,做好資金保障。按照財政部要求,把準留抵退稅政策擴圍提速節奏,及時下達區縣四批財力補助;加快庫款調度,采取“逐月預撥,滾動清算”方式,保障區縣國庫動態存有半個月的退稅所需資金。
問卷調查顯示,98.4%的納稅人對留抵退稅政策執行情況表示滿意;88.5%的納稅人認留抵退稅精準落袋見效快,是去年對企業最好的政策。
用足地方減稅權限之“度”
去年,重慶在不折不扣落實國家統一出臺的稅費支持政策基礎上,還圍繞保市場主體穩就業,頂格執行中央授權地方稅收事項,確保地方減稅政策能出盡出、應享盡享。
“通過享受小微企業減征‘六稅兩費’這一項優惠,我們就能減免稅3到4萬元,增加了我們公司的信心。”重慶圣奇融服飾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毛國莉表示,受疫情反復影響,公司業務量大幅減少,資金壓力比較大。去年3月開始,新的“六稅兩費”政策享受主體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大到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公司成功入圍享受,毛國莉感到十分高興。
“對中央授權地方制定的減稅措施,我們都是頂格執行。”市財政該負責人介紹,去年重慶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頂格(50%)減征“六稅兩費”,惠及市場主體超70萬戶(次),占到享受稅費支持政策的市場主體總數一半以上,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負擔。
此外,重慶對重點群體、退役士兵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限額標準,也按中央授權上浮最高限執行;將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個人所得稅由按比例減征調整為每人每年在12000元的限額內據實減征,政策調整后,基本實現殘孤烈群體全覆蓋。
提升稅費支持政策之“效”
“政策宣傳得好,企業才享受得了。”巴南財政稅政科科長萬佑強介紹,為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費支持政策,去年以來,巴南區不斷創新政策解讀方式、豐富宣傳載體,通過舉辦政策運用技能競賽、創立并運營“瑋瑋道稅”直播間等開展政策宣講,企業反響總體不錯。
據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以來,市財政指導區縣加大政策宣傳調研力度,持續強化追蹤問效。去年,市財政開展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稅收政策等調研評估共7項,特別是通過組織覆蓋所有區縣、13個行業的重點企業參與留抵退稅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座談64戶代表企業,全面了解政策實施效果,堅決防止弱化稅收政策紅利。
2022年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重慶首次排名全國第二,連續四年排名中西部第一。
市財政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結合重慶實際,加力提效積極的財政政策,聚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推動完善減稅降費措施,為助企紓困、鞏固經濟回穩基礎書寫財政“新答卷”。
上游新聞記者 孫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