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新規已整年 “不告而投”仍常見
快遞新規已整年 “不告而投”仍常見
多元需求下如何合規派送?做好告知工作是關鍵
2024年3月1日,《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施行,辦法規定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情節嚴重的將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如今,《辦法》已經施行一年,“不告而投”現象是否有改善?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文/片 史安琪 石晟綺
濟南報道
快遞是否送上門
市民需求也不一
3月3日,記者上街隨機詢問了20余位市民,其中四成受訪者表示,在接收快遞時,接到電話的次數確實比之前增加了。六成受訪者則表示,并未感覺有很大改善,快遞仍是被直接送至代收點。
當日,記者來到濟南市誠基中心一處快遞代收服務點看到,不大的房間里放了20多個貨架,上面擺滿了待取快遞。“取件碼是多少?”工作人員正忙著給顧客查找快遞。看著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快遞站,正在取快遞的市民不解,“怎么驛站還有這么多快遞,大家都選擇把快遞放在代收點嗎?”
記者觀察到,代收點內部分快件的地址并不詳細,僅寫至小區或單元樓;另有部分快件地址則詳細至門牌號。“自己住,不敢把快遞地址寫得太詳細,快遞員直接放到驛站就行,下班后就拿著了。”市民牛女士表示,因白天要上班,不在家,并不在意快遞員是否進行了電話詢問。
采訪中,不少市民也有同樣的感受。該群體大多為年輕人,理由多分為兩種。一是擔心暴露隱私;二是家中沒人,怕丟件。“放在驛站或者快遞柜,既方便又解決了自己的顧慮,是個挺好的方式。”市民錢女士說,購買大件時,會提前查看快遞進度,派送時提前給快遞員打電話,要求送到家里。
相比年輕人,老年人似乎更在意快遞員是否會“不告而投”。家住濟南市天橋區的王德民(化名)便是如此,“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取快遞時也找不著取件碼,每次取快遞都很麻煩。”
此外,還有市民算起了“經濟賬”。采訪中,不少市民反映,若快遞放至豐巢柜,有時會出現取件不及時而支付額外保管費用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快遞員提前打電話還是很有必要的。”王德民說,面對顧客的不同需求,快遞公司是否可以想辦法中和一下各方意見,尋找一個“最優解”。
成本效率要兼顧
快遞員面臨難題
“一天要送六七百件,如果單單都打電話,根本沒時間送件。”3月3日,正在歷山路攬件的快遞員陳強(化名)坦言,除了日常派送,自己還要處理上門取件、打包、裝車等工作,“若不能完成每日派送,會被罰款”。
陳強說,新規剛開始施行時,他們也盡可能地與客戶進行電話聯系。即使電話能順利接通,按陳強的派送量也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只能是延長工作時間,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啊。”陳強表示,通話時間變長、上門量增多,為保證當天快件及時派送,不少快遞員只能選擇加班。
除了工作時間的增加,“成本”也讓不少快遞員選擇將快件放到快遞柜或驛站。
“目前派送一件的提成為0.8元,驛站收費0.3元/件左右。放在驛站,雖然每單的提成少了,但能大大提高派送量,算下來還是劃算的。”記者咨詢了“三通一達”等多家快遞業務品牌的快遞員了解到,將快件放在第三方存放點,保存、編碼、通知客戶領取等工作都將由第三方存放點負責,能夠很大程度上減輕快遞員的工作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快遞公司則會嚴格實行派單前電話溝通、送貨上門制度。
對此,陳強坦言,在不同的派送“成本”面前,對不同快遞公司的上門派送情況進行橫向比較不太實際。“新規施行后,希望公司能更加合理地分配快遞員的工作量。”陳強認為,在要求快遞員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也應考慮到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和薪資機制。
與用戶協商一致
派送方式可自選
2024年,濟南市郵政行業累計完成寄遞業務量117857.34萬件,同比增長9.14%。其中,快遞業務量102001.10萬件,同比增長10.88%。龐大快遞數量的背后是各類投訴的相應增加。
中國快遞協會曾發文表示,快遞服務是民事履約行為,新規并非要求所有快件必須上門派送,不管是上門投遞還是投遞到快遞驛站、智能快件箱,只要快遞企業與用戶協商一致,都是可以的。這意味著做好告知工作是減少各類投訴的關鍵點。
“若有企業多次出現此行為,我們會轉辦給相關處室依法調查,根據情節嚴重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談及快遞員“不告而投”一事,濟南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市民遇到此類問題可通過熱線投訴,根據市民提供的具體快遞單號,相關部門會及時跟進處理。
“無論是網購還是收寄快件,消費者填寫了準確收件地址,就意味著快遞公司與消費者形成了一種合同關系,快遞公司有義務按照消費者提供的準確地址投遞到戶。”北京市京師(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經緯認為,快遞企業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將快遞物品投入第三方存放點,不僅是一種違規行為,如果快件產生損毀、丟失等情況,還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王經緯表示,一方面,相關部門應依據《辦法》規定,對快遞業加大監管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一旦產生相應的糾紛,消費者可以通過該《辦法》進行舉報,從而維護自己的權益。
“面對新的規定和要求,快遞企業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和技術手段,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核心競爭力。”中物匯成物流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袁帥接受采訪時認為,相關規定和標準的實施,對于提升快遞服務質量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確保相關規定、標準得到有效執行。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