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頭潛鴨當前在太白湖的生存狀態較為穩定,今年三四月份已多次在太白湖觀測到其蹤跡。”昨日,記者從曲阜師范大學觀鳥協會了解到,自2014年12月,濟寧鳥類攝影愛好者董憲法首次在太白湖發現青頭潛鴨的蹤跡,該協會就針對濟寧地區的青頭潛鴨開展了持續的監測調查工作,青頭潛鴨已連續四年現身太白湖。
近日,曲師大觀鳥協會在太白湖開展了主題為“保護太白湖濕地,拯救青頭潛鴨”的宣傳活動,向公眾宣傳普及保護珍稀水鳥青頭潛鴨的理念。經過長期觀測,曲阜師范大學觀鳥協會已掌握了青頭潛鴨在濟寧分布的基本情況,最多時一次性發現80余只的大群,確認了濟寧是青頭潛鴨一處重要的穩定棲息地。“青頭潛鴨比我們所熟悉的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但是一直默默無聞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曉。”協會志愿者告訴記者,青頭潛鴨的種群數量極少,濟寧的濕地健康程度將直接關系到全球青頭潛鴨種群的延續,以青頭潛鴨為代表的眾多水鳥又可作為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準備盡最大的努力,讓濟寧市民意識到自己身邊就有這么一種美麗而又岌岌可危的水鳥。”志愿者說。
曲師大觀鳥協會近期舉行的這次宣傳活動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亞洲水鳥保育基金資助的濟寧市太白湖青頭潛鴨保護項目的一部分,得到了太白湖新區管委會和太白湖景區的大力支持。志愿者們通過現場講解、發放宣傳折頁等多種方式向游客介紹青頭潛鴨的基本情況,架設了單筒望遠鏡,讓游客親身體驗觀察水鳥,一睹水鳥風采。
據介紹,曲師大觀鳥協會的會員都是在校大學生,很多人開始觀鳥的時間并不算長,但是已經多次參與青頭潛鴨和其他鳥類的調查項目,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對濟寧本地的野生鳥類分布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寶貴資料。
科普: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頭頸墨綠色,雄鳥虹膜白色,雌鳥虹膜褐色,嘴和腳灰色,腹部白色并延伸到兩脅,胸部栗色。分布于亞洲東部,喜歡結群出沒在水生植物茂盛的濕地,以水生植物和軟體動物等為食,主要通過潛水的方式覓食,善于潛水、游泳和飛行。目前青頭潛鴨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由于棲息地破壞和狩獵等原因,近三十年來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全球種群數量可能已經不足1000只,處于瀕臨滅絕的邊緣,亟待有效的保護措施。